
神农传说
【概要描述】一、神农文化:《中国人为何称炎黄子孙》一文说的是炎黄二帝联合打败蚩尤之后,炎帝神农留在了覃怀境内的太行山辨五谷尝百草教民耕种,开创中华农耕文明;《神农出世》中讲到神农自山西高平南出太行,向怀川拓展农耕时走过的长12公里的神农故道
神农传说
【概要描述】一、神农文化:《中国人为何称炎黄子孙》一文说的是炎黄二帝联合打败蚩尤之后,炎帝神农留在了覃怀境内的太行山辨五谷尝百草教民耕种,开创中华农耕文明;《神农出世》中讲到神农自山西高平南出太行,向怀川拓展农耕时走过的长12公里的神农故道
- 分类:神农传说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07-16 10:12
- 访问量:
一、神农文化:《中国人为何称炎黄子孙》一文说的是炎黄二帝联合打败蚩尤之后,炎帝神农留在了覃怀境内的太行山辨五谷尝百草教民耕种,开创中华农耕文明;《神农出世》中讲到神农自山西高平南出太行,向怀川拓展农耕时走过的长12公里的神农故道;《神农坛的由来》中说玉帝派信使丹雀帮助神农度过饥荒,教会神农种植五谷,让神农在覃怀的小北顶设坛祭天,与上天对话沟通;《女娲造人》、《伏羲峰和女娲山》、《补天峰》等提到伏羲、女娲合婚并如何造人、补天;《轩辕氏百草洼访贤》中轩辕黄帝在百草洼巧遇后稷神农,学习播种五谷的方法。值得一提的是,太行山一带百姓特别地崇拜伏羲与女娲。单地名就可以充分体现,如神农山里有大雄山,在桃花谷之左,山半有祖先洞。女娲峰在谷口之右,峰腰有女娲洞。始祖峰从谷底拔起,其下是伏羲殿。始祖峰、女娲峰、祖先洞、伏羲殿、泥人场,分人石,都具有明显的神话色彩,与人类起源和早期家庭生活有关。
二、佛教文化:《望佛台》中一个叫王小的青年屠夫受父母之命到云阳山寿圣寺出家,不许,就长跪八十一天,感动方丈,终归佛门,法号瑞安。后继任方丈,主持有方,寺庙兴盛。山贼乱寺,瑞安勇斗,遇箭而亡。他长跪望佛的地方就是“望佛台”;《临川寺的传说》讲述了老龙沟临川寺的创建过程。南北朝时期的高僧稠禅师云游至此,发现是块风水宝地,就在此兴建净安寺,弘扬佛法。后降服山上的两条老龙皈依佛祖,老龙引东海之水变为山泉,造福当地百姓。至宋代寺庙已有一定规模,后改陵川寺、临川寺。
三、道教文化。这一带的民间传说内容,道教题材为一大宗,因为神农山山上寺院大多为道教宫观。如《唐王修庙谢二仙》中谈到自山西太原起家的李世民在攻打割据洛阳的王世充时,得到怀州太行山二仙奶奶魏华存的帮助,后来李世民登基,敕令建造道教上清派祖庭二仙庙的故事;《鸡鸣山的传说》讲到岳飞率岳家军在太行山一带抵抗金兵,夜梦道教太上老君赠送金鸡,可以瞭望敌军,遇“金”而鸣。梦醒果如愿,金兵被杀退。李自成军师牛金星率部取道泽州、潞安途经云阳口,因牛金星名字犯讳,无法过关,遂夜间派人隔断金鸡勃颈上的葛藤,才算得过。自此,金鸡无法再遇“金”而鸣,久而久之化成一只石鸡,所在的山叫做“鸡鸣山”。《玉帝赐名紫金顶》假托玉帝与老君亲临小北顶视察地形,并赐名“紫金顶”,并在顶上修建庙宇;《三修伏羲殿》讲述了神农山伏羲殿历经创建、元代张连成率民集资重修、沁阳市政府扩修的三次修建的历史;《一天门和奉国将军》较为真实地描述了明朝周藩永宁王府修建一天门的始末由来与过程;《云阳口的连根槐》则提到沁阳一带人民是从山西洪洞移民而来,并在清代有一吕姓的赵寨村民从洪洞移栽小槐树到云阳口以示纪念;《云阳山与八仙传说》描述了作恶多端的曹国舅在云阳山修炼,改过自新,最终脚踏“云阳板”成仙;《五凤岭下青竹观》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回来,遗落唐僧一粒佛珠在五凤岭,后佛珠托梦一孟姓道士,兴建青竹观。
四、生殖(爱情)文化:《伏羲殿、老母庙与合婚石》讲的是伏羲女娲经历了青烟相交、滚石相合、白龟为媒,终归百年好合,繁衍人类;《锣鼓洞和洛神》中伏羲之女宓妃死后化作洛神,河神冯夷敲锣打鼓,向宓妃示爱;《嫦娥峰与商隐石》中的嫦娥与后羿、李商隐和宋华阳之间凄美的爱情催人泪下;《老婆山与镇河石》中讲到云阳口一对夫妇十分相爱,丈夫帮助大禹治水,与水兽搏斗不归,妻子背着孩子立于云阳山半山腰翘首南望,化作一座青山,叫做“老婆山”;《镢头沟与碓臼坡》中的倔头和对儿在神农爷启发下发明镢头和碓臼,最终喜结连理;《小月沟和望夫石》中后稷之女小月和轩辕黄帝之子七王子相爱,结为夫妇,后七王子与儿子相继出征,小月每日爬到山顶向北遥望,后化为巨石,名曰“望夫石”;《大月沟和月仙姑娘》河内县西北太行山下太平庄胡加仑村的李长保误入“妈头洞”,后与大月沟大月寺的仙女大月姑娘成婚,但经一道士的挑唆,李长保妻离子散,后又历经磨难,全家终于团聚;《哺乳峰》中的牛郎身披老牛皮,肩挑着两个孩子,紧追被天神带走的织女,织女不舍,抱起孩子哺育,后化成一座山峰,即紫金顶上玉皇殿对面山谷中的“哺乳峰”;《三修伏羲殿》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故事,传说元代有一对夫妇结婚十年不孕,就来伏羲洞居住,一年后果生一子。他们为报答伏羲爷恩惠,破洞建殿,人称伏羲殿。这些传说都紧紧围绕“爱情”的主题展开。这些作品结合神农山的山水景点,反映了人们对生殖文化的朴素认识和对爱情的热情讴歌和赞扬。
五、其他。主要是一些地方风物传说。《山药沟》、《菊花岭》、《地黄坡》、《牛膝川》、《神农仙茶——冬凌草》、《茶的来历》、《延龄草》、《中瓜的传说》等传说则巧妙阐述了炎帝神农在神农山上的活动,发现四大怀药及各种山体特产植被的分布生长情况和用途。《百草洼的故事》、《赑屃驮碑的由来》、《白松岭传奇》、《王母洞和老母洞的来历》、《云阳山与八仙传说》、《补天峰》、《嫦娥峰与商隐石》、《蛤蟆泉》、《圪针坡》、《老龙沟的传说》、《月牙山和窟窿山》等传说生动讲述了神农山很多山峰、景点和掌故等众多经典的由来。还有不少与炎帝神农密切相关的自然地名,如神农氏在神农山尝百草,辨五谷的百草坡、五谷畦,还有鐝头沟、碓臼沟、磨盘岭等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页面版权所有:2020 神农山风景区 豫ICP备2020026206号-1 焦公网安备:41088202000029
地址: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紫陵镇神农山风景区 电话:0391-5036466

微信公众号